風雨十年 砥礪向前記天泰建筑公司高科園十年發展史 + 查看更多
風雨十年 砥礪向前
記天泰建筑公司高科園十年發展史
+ 查看更多
十年對于一個企業來說,應該做哪些事?十年對于一個企業來說,可以改變什么?十年對于一個企業來說,意味著什么?這是筆者在動筆寫這篇文章前,一直縈繞在腦海中的問題。
2006年至2016年,這十年對于位于日照高科園興業集團東港工業園的天泰建筑公司來說,是艱難前行、漸趨輝煌的十年,也是發展創新、永懷夢想的十年,意義非凡。
創業艱難百戰多
天泰建筑公司董事長丁兆良清晰地記得,2006年12月,時已深冬,寒氣凜冽,由他帶領的天泰建筑公司在新年之前,搬遷到了高科園。
此前,天泰建筑公司已經承建了山海天花園、興業世紀城等項目工程,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的建筑“施工隊”,逐步在日照建筑市場小有名氣,站穩腳跟。
但隨著公司的逐步壯大,位于海曲路的辦公場所已經不能滿足于現有的業務開展,興業集團領導班子經過慎重研究,決定將天泰建筑公司搬遷到高科園富陽路167號,即興業集團東港工業園。
從此,這座辦公樓見證了天泰建筑公司的艱難困苦、見證了天泰建筑公司的步步為營、也見證了天泰建筑公司的榮譽滿身。
丁兆良曾將天泰建筑公司的發展分為三個階段,2003年到2007年是公司的第一階段,即公司的艱苦創業階段。
生存是最好的老師。為了生存,為了打響名號,天泰建筑公司上到下時刻謹記著安身立命之本——以過硬的質量說話,立足本身,想方設法,多方承攬業務。
創業初期公司可謂是嘔心瀝血、披荊斬棘,那時候,天泰建筑公司只有十幾個人的管理團隊。他們不分晝夜,不計報酬,齊心協力。那時雖然辛苦,但大家心里都有股創業的勁頭,眼往一處看,勁往一處使,向著一個目標奔跑——生存!
樹立形象強“內功”
多年來,天泰建筑公司堅持走“以質量求生存,以科技為先導,以信譽謀發展”之路。
踏足建筑工程市場的天泰建筑公司,一開始就用最嚴苛的質量要求來做最精品的工程,無論條件多么艱苦,代價如何龐大,天泰人只有一個信念:竣工一項工程,鑄造一座豐碑。
“那幾年活干了不少,但真沒掙多少錢,以承建的興業世紀城為例,當年我們花了十多萬做安全文明施工建設,這在全市建筑行業中是沒有的。而且工程質量全部按照國家標準執行,鋼筋完全按最高標準,成本一下子飆升上來。”
但正是堅持這份“癡勁”,天泰建筑公司在2007年至2010年,迎來了公司發展史上第二階段——樹立形象階段。
從2007年開始,公司陸續接到了兩項重量級的大工程:億豐(五蓮)制簾有限公司項目和青啤新廠擴建工程。
天泰建筑公司充分利用與大企業合作的機會,增強“內功”,鍛煉自身,狠抓了工程質量,保證了施工安全,按時支付工程款項和農民工工資,積極與上級主管部門、甲方、監理、分包隊伍溝通交流,取他人之所長,補自身之所短,贏得了各方的一致好評。
與青啤集團合作的過程是一份珍貴的經歷。借助興業集團的大平臺,天泰建筑公司成功地與青啤集團合作,先后承接了青啤集團石家莊、滕州、揚州、宿遷、九江、菏澤等地廠區建設,公司靠過硬的質量、規范的管理、優質的服務,打動了對質量要求“嚴苛”的青啤集團,承建的青啤滕州項目被評為青啤同期24個項目中最優秀的一個項目,天泰建筑公司也成為了青啤集團放心的“老伙計”。
從2006年開始,公司每年都有施工項目榮獲“港城杯”,公司多次被評為“全市優秀建筑企業”、“市級守合同重信用企業”,多處施工項目榮獲省、市級“文明示范工程”……
搶抓機遇立招牌
砥礪前行,奮進開拓。到2009年,公司的的施工面積、產值等指標實現了快速增長,逐步成為日照建筑市場上殺出的一匹黑馬。
從2010年至今,天泰建筑公司進入第三個發展階段——搶抓機遇階段。
從某種意義上講,2010年之前,公司的發展還處于探索學習期,承建的工程都是小工程。但到了2010年,這種現狀被徹底改變,該年4月,天泰建筑公司經過不懈努力,成功晉升為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總承包壹級資質企業,這對于公司來說具有里程碑意義。
企業資質是進入建筑市場的準入門檻。在公司成功升級后,就承接了當年日照市最大的工程項目——北京路住宅區工程。
而且在此發展階段里,公司成功抓住機遇,業務量呈現出井噴式發展。最明顯的標志是公司2009年的施工總面積為18萬平米,而2010年公司承建的興業銀河華府項目施工面積就達32萬平米。
隨后,公司又相繼承攬了興業新營華府項目、興業銀河華府項目、日照鋼鐵精品基地安置區項目、國際海洋城起步區項目、官山社區安置區項目、興業大連花園項目、興業喜來登項目、日鋼綠城·理想之城項目、北京路住宅區項目、嵐山化工園區安置區項目等一個個大工程,在全市建筑行業內樹立起了標桿,天泰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越來越響。
產業格局多元化
天泰建筑公司把企業轉型升級當作價值增值再造的重要一環,大力推行規?;?、產業化、一體化運營,提升管理能力,增加企業效益。
2012年,天泰建筑公司著手經營戰略調整,先后組建成立了勞務公司、門窗公司、樁基公司、機械設備租賃公司,從單一的土建施工向以土建施工為主,鋼結構、金屬門窗、機械設備經營等為輔的多元化產業格局發展。2014年,公司又收編了鋼結構分公司,擴大鋼結構業務,并在2015年6月成功將鋼結構資質晉升為壹級資質,為公司承攬更多業務奠定堅實的基礎。
“晉升為特級資質是公司未來3至5年的發展目標。同時,公司將進一步健全各項規章制度,理順各項工作流程,完善獎勵機制和淘汰機制,推進公司全面發展。”丁兆良已經對公司的發展做好了規劃。
企業的發展,與國家戰略和經濟形勢密切相關。今年9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升級。
不謀而合的是,天泰建筑公司總經理張向東也將發展裝配式建筑作為公司未來幾年的重點發展方向。“公司將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加大力度考察、研發裝配式建筑。”
以人為本天地泰
隨著公司公司規模的急劇擴張,各種管理弊病也逐漸暴露出來,丁兆良意識到,解決這些弊病的關鍵因素是——人。為此,天泰建筑公司逐步建立健全了人才培養機制。從2010年開始,天泰建筑公司注重與高等院校合作,逐批次地招聘引進大學生和高素質人才,并每年開展一屆技術人員技能大比武,作為公司選拔人才的重要依據。2012年,公司又成立人力資源部,進一步健全完善了人才培養使用機制,除上述的技能考核大賽外,公司還實行了“師帶徒”制度、成立農民工職業培訓學校、建立天泰學院等等一系列措施,保證了人才培養。
“把合適的員工放到合適的崗位,讓他做合適的事。”這是用人之道,也是企業發展之道。
除了人才支撐,企業文化也為天泰發展增添了活力。
天泰的企業文化建設貫穿于自身成長之中,職工運動會只是一個縮影。公司從2009開始,每年舉辦的“天泰春晚”成為公司企業文化建設的饕餮大餐。員工們自編自導的《工地節奏》、《快樂的建筑工》還登上了日照市春節聯歡晚會,向全市人民展現出天泰人良好的精神風貌。
此外,公司積極組織員工參加各類公益活動,如赴汶川開展救援活動、建設興業希望小學、參加獻血活動、清掃海邊垃圾活動等等,為社會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天地泰和 大愛筑家”是天泰人的行動準則。
2016年8月7日,時值立秋的吉日,天泰建筑公司根據戰略發展需要,搬遷到自己承建的王府大街辦公。如今,他早已不再是那個默默無聞的建筑“施工隊”,而是一家值得依托與付出的現代化建筑施工企業。
十年,可以讓一座城市煥然一新;十年,也可以讓一個企業脫胎換骨。天泰人相信,心有多大,我們就能走多遠!
天泰一直在向前! (文/高志前)
發布日期:2016-11-14
分享到: